TT快3

   
當前位置:首頁 > 生化培養箱內部的循環風向對霉菌檢測結果的影響

生化培養箱內部的循環風向對霉菌檢測結果的影響

[導讀]在合適的條件下調整上海躍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化培養箱內軸流風機風扇葉,改變循環風向,可以控制樣本的染菌風險,防范由培養基干裂所致檢測結果誤差,從而促進檢驗結果準確性的提升。

目的 解決樣本培養中的污染和培養基干裂問題,促進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的提高。方法 根據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霉菌和酵母計數》的要求,對生化培養箱進行改裝,調整箱內軸流風機風扇葉,使得內部的循環風向發生改變。結果 生化培養箱內部的循環風向改變后,樣本培養中的染菌風險較改變前下降超過50%,且無培養基干裂現象出現。結論 在合適的條件下調整生化培養箱內軸流風機風扇葉,改變循環風向,可以控制樣本的染菌風險,防范由培養基干裂所致檢測結果誤差,從而促進檢驗結果準確性的提升。


霉菌是對部分絲狀真菌的總稱,其以蜘蛛網狀、絨毛狀、地毯狀或棉絮狀等形態在固體營養基質上存在。霉菌會導致農產品、食品出現發霉變質的情況。因此,必須重視食品檢驗和衛生質量評價中的霉菌檢測工作。由于空氣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所以霉菌檢測工作的難點是控制外部環境和培養箱內部環境中的霉菌孢子[1]。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霉菌和酵母計數》對GB 4789.15-2010標準中霉菌檢測相關標準予以改進,將原有倒置平板培養轉變為正置平板培養,樣本培養中時有污染和培養基干裂發生[2]。鑒于此,本研究以GB 4789.15-2016標準為依據,通過改裝生化培養箱,調整箱內軸流風機風扇葉,使得內部的循環風向發生改變,從而解決樣本培養中的污染和培養基干裂問題,促進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的提高。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材料

生化培養箱(上海躍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SPX-250型)、恒溫水浴鍋(上海躍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HSY-16)、生物安全柜(上海躍進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四碘四氯熒光素(微生物試劑,北京陸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無菌二級水(院內自制)以及霉菌和酵母菌計數質量控制(由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提供)。

2 方法

2.1 生化培養箱改裝原理

準備2臺生化培養箱,其中一臺不進行任何調整,內部的循環風向為由下至上;另一臺調整箱內軸流風機風扇葉,使得內部的循環風向為由上至下。生化培養箱利用軸流風機在箱內形成循環風,使箱內溫濕度處于相對穩定狀態,但循環風的存在可將外部環境中的霉菌孢子帶入生化培養箱中,這是循環風難以避免的缺點。GB 4789.15-2010標準采用倒置培養皿,循環風直吹培養皿皿蓋,幾乎不存在霉菌污染情況。GB 4789.15-2016標準將培養皿方向調整為正置,改裝生化培養箱后循環風向與改裝前相反,類似GB 4789.15-2010標準,循環風直吹培養皿皿蓋,可有效減少霉菌污染和培養基干裂情況。

2.2 微生物培養實驗

微生物實驗分別在2臺經檢驗合格、運行良好的生化培養箱(改裝前和改裝后)中同時進行。

2.2.1 陽性加標樣本

無菌水、無菌乳、無菌淀粉、無菌果醬、無菌奶粉各取225 ml,向其中分別置入適量霉菌,制成標號為1、2、3、4、5號的陽性加標樣本原液,每個樣本進行4次檢測,其中2次以GB 4789.15-2016標準檢測,剩余2次以Petrifilm TM霉菌酵母測試片法(即測試片法)檢測,將上述檢測方式獲得的培養物分別培養于改裝前和改裝后的培養箱中。

2.2.2 質控樣本

由專業人員根據質控樣本說明書進行檢測,分別培養于改裝前和改裝后的培養箱中。

2.2.3 陰性樣本

每個樣本進行2次檢測,培養于改裝前和改裝后的培養箱中。

2.2.4 空白實驗

在平板上對四碘四氯熒光素培養基行接種處理,用改裝前和改裝后的培養箱培養凝固狀態下的瓊脂。

2.2.5 改裝后培養箱重現性、準確性測定

檢測陽性加標樣本和質控樣本在改裝后培養箱中的重現性和準確性。

3 結果與分析

3.1 陽性樣本的檢測結果

3.1.1 陽性加標樣本的檢測結果

1、2、3、4、5號樣本的稀釋濃度均為1 000倍和10 000倍,檢測結果見表1。



相關文章